本文内容:
《韓非子》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韓非的著作。全書分為五十五篇,為法家集大成的作品。《韓非子》為法家重要著作。據《漢書.藝文誌》所載,共55篇。今傳本正合其數。今本除《史記》中所舉《孤憤》、《說難》等十篇外,多有竄入文字。韓非是先秦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。他從主張變革、反對復古的歷史觀出發,宣揚君主集權,任法術而尚功利。與此相適應,他主張行文寫作必須以“功用”為目的。他的說理散文在先秦諸子中具有獨特的風格,思想犀利,文字峭刻,邏輯嚴密,具有很強的說服力。在闡述一個重要論點時,韓非經常使用類似歸納的方法,即先舉論據,再作論證,最後得出合於邏輯的結論。例如《五蠹》,先提出上古、中古和近古歷史發展的事實,說明“今有構木鉆燧於夏後氏之世者,必為鯀禹笑矣;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,必為湯武笑矣”,繼而轉入本題:“今有美堯、舜、湯、武、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,必為新聖笑矣”。在作了這些充分的論證之後,即順理成章得出結論:“聖人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,論世之事,因為之備。”後文的“世異則事異”、“事異則備變”、“賞莫如厚而信”、“罰莫如重而必”等著名論點,也都是使用同樣的論證方法得出的。韓非的辯難之作也很有特色。他並不像荀子那樣用“是不然”的斷然口氣,動輒否定論戰的對方,而是從容、冷靜地分析問題。對不同的意見,總是用“或曰”來提出異議,有時還連用幾個“或曰”,客觀地列舉幾種說法,引導讀者共同進行分析。《難一》至《難四》諸篇,可作為這類辯難體的範例。韓非在論辯中,還善於運用邏輯上矛盾律的原理,“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”(《難勢》),使對方進退失據。《詭使》、《六反》諸篇,可作為這種論辯方法的代表。先秦後期散文,在議論中使用寓言故事以增強形像性和說服力,已成為一時風氣。《韓非子》中的許多篇章,對寓言故事的運用已經進入自如的境地。《說林》、《內儲說》、《外儲說》就集中記錄了大量的寓言故事。“郢書燕說”(《外儲說左上》)、“守株待兔”(《五蠹》)等,更成為後人常用的成語典故。今存《韓非子》版本以宋幹道刊本為最早。註本中較完備的有清代王先慎《韓非子集解》、今人梁啟雄《韓非子淺解》、陳奇猷《韓非子集釋》及周勛初等《韓非子校註》。 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